翻譯:康州盤古農場-Bruce
校對:康州盤古農場-TrueSky
編輯:康州盤古農場-Antsee-GTV
據《國家脈動》娜塔麗·溫特斯2月19日報道:

– 攝影:塞巴斯蒂安·因戈爾斯
漢堡大學著名研究員羅蘭·維森丹格(Roland Wiesendanger)的壹項新研究認為,武漢病毒研究所是COVID-19的”起因”。
2月份的研究反對兩種主流理論,即COVID-19是通過海鮮市場或實驗室事故傳播給人類的。
“到目前為止,上述兩種理論都沒有科學的嚴謹證據”,維森丹格曾三次獲得享有盛譽的歐洲研究委會的資助。
維森丹格在長達105頁的報告中繼續問道:”當前全球危機實際上是自然界巧合的結果嗎?冠狀病毒是蝙蝠在中間宿主的協助下偶然發生的突變嗎?還是該具有全球大流行潛力的高風險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在實施過程中粗心大意的結果?”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維森丹格列舉了600個無可辯駁的事實來支持他的理論,”證據的數量和質量清楚地表明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發生了實驗室事故。”
報告摘要概述了支持維森丹格案的主要論點,強調宿主仍未確定;該病毒可以”與人體細胞受體驚人地偶聯良好”;武漢實驗室”多年來對冠狀病毒進行了基因操作,目的是使其對人類更具傳染性、危險性和致命性”;該設施存在”重大安全缺陷”。
- 與早期的冠狀病毒相關的流行病如SARS和MERS相比,直到今天,也就是在當前流行病爆發後壹年多的時間裏,還沒有發現任何中間宿主可以使SARS-CoV-2病原體從蝙蝠傳播到人類。因此,以人畜共患病理論作為這次大流行的可能解釋是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的。
- SARS-CoV-2病毒可以出人意料地與人體細胞受體結合,並穿透人體細胞。這是由於特殊的細胞受體結合域與冠狀病毒刺突蛋白的特殊弗林蛋白酶切位點相連而實現的。這兩種特性合在壹起是以前在冠狀病毒中不為人知的,表明SARS-CoV-2病原體的非自然來源。
- 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壹個研究小組多年來對冠狀病毒進行了基因操作,目的是使冠狀病毒對人類具有更強的傳染性、危險性和致命性。這壹點已被科學專家文獻中的大量出版物所證明。
- 有據可查的是,在冠狀病毒大流行爆發之前,武漢病毒學研究所就存在重大的安全缺陷。
- 大量的直接跡象表明,SARS-CoV-2病原體來源於實驗室。據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壹位年輕科學家首先被感染。還有眾多跡象表明,SARS-CoV-2病原體早在2019年10月就從武漢病毒學研究所向武漢及周邊擴散。也有跡象表明,2019年10月上旬,中共當局將對該病毒學研究所進行相應調查。
報告還指出,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策劃了壹場掩蓋事實的行動:
有充分的獨立證據表明,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的壹名年輕研究人員是第壹個與新型冠狀病毒打交道的人,因此處於COVID-19感染鏈的起點。該所網站上的條目已被刪除,視為消失。
自1986年以來,維森丹格的工作被引用了35000多次,他為30多個國家和國際資助機構審查了提案,撰寫了2本教科書和620篇出版物,並參加了130次國際會議或為其提供咨詢。他還獲得了20多個獎項,包括成為歐洲科學院的當選成員,並獲得漢堡科學院的漢堡科學獎。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