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康州盤古農場 – Mike Li
校對:康州盤古農場 – 煙波浩渺
編輯:康州盤古農場 – Rose
據《國家脈搏》披露,包括CNN、《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MSNBC在內的眾多企業媒體都參加了中美交流基金會的私人晚宴和贊助旅行。
其他參與宣傳行動的媒體包括《福布斯》、《金融時報》、《新聞周刊》、《彭博社》、路透社、ABC新聞、《經濟學家》、《華爾街日報》、法新社、《時代》雜誌、《洛杉磯時報》、《山丘》、BBC和《大西洋》。
司法部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ARA)文件揭示了這種關系,該文件揭示了建制媒體與中美交流基金會(CUSEF)之間長達10多年的關系。
‘中立反對派‘
CUSEF是由董建華創立的中國共產黨資助的壹個組織,該組織以美國大學為目標,為政策研究、高層對話和交流項目提供資助。
董建華還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副主席,被美中安全與經濟審查委員會確定為中共統壹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美國政府的報告,這項工作的目的是 “合縱連橫,中立其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政策和權威的潛在反對來源”。
報告繼續說”統壹陣線戰略使用壹系列方法來影響海外華人社區、外國政府和其他行動者,使他們采取支持北京優先政策的行動或立場。”
這壹戰略似乎是與CNN、《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媒體聯合部署的。
針對記者、新聞專業學生
Axios強調的壹份2011年FARA文件詳細介紹了CUSEF與美國遊說公司BLJ的協議。它概述了CUSEF如何著手 “向媒體、關鍵影響者和輿論領袖以及公眾有效傳播有關中共的正面信息”。
為此,CUSEF將目標鎖定為在職記者和新聞專業學生。
為了在國內主要媒體上形成有利的報道,BLJ將繼續組織和安排人員對中國進行 “熟悉之旅“。根據效果和有利報道的機會大小來挑選招募頂級記者來華旅行。
僅在2009年,CUSEF就因其四次記者訪問而產生了28次媒體安排,BLJ代表CUSEF確保 “在103篇獨立文章中發表26篇評論文章和引文”。
媒體包括《新聞周刊》、《國家雜誌》、《國家》、《國會季刊》、《美國新聞》、《世界報道》、《芝加哥論壇報》和《華盛頓說明》。
“BLJ直接參與或影響了 “平均 “每周 “三篇文章。
有罪
雖然包括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在內的壹些大學都因CUSEF與中共的關系與其斷絕關系而被撤資,但幾十家西方媒體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CUSEF的美國遊說公司BLJ的FARA文件顯示,美國媒體組織代表CUSEF參加 “BLJ首席執行官家中的私人晚宴”,並前往中國與CUSEF官員會面。
壹份日期為2012年1月1日的文件顯示,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CNN等媒體參與了CUSEF美國遊說公司CEO家中的 “私人晚宴”。
同壹份申報材料顯示,包括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大西洋》、MSNBC和路透社在內的媒體都有記者訪華,並與CUSEF官員會面。
此後,申報材料不斷顯示出眾多西方媒體參加私人晚宴和訪問中國。大多數媒體都不止壹次被列入其中。
2013年,《華盛頓郵報》加入了壹個訪華新聞代表團,2014年《哈佛商業評論》也加入了壹個代表團,2015年,《洛杉磯時報》和《赫芬頓郵報》也訪問了這個共產主義國家。
2014年的壹份文件顯示,遊說公司BLJ “代表CUSEF在紐約和華盛頓特區安排了私人晚宴”,有超過20名媒體人士參加,他們來自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路透社、美聯社、BBC等。
我們還代表CUSEF在紐約和華盛頓特區安排了私人晚宴。以下是出席會議的機構名單:
紐約時報
關聯媒體
時代周刊
石英
CBS新聞
福布斯雜誌
《大西洋》雜誌
法國新聞社
華爾街日報
麥克拉奇報
國會季刊
洛杉磯時報
金融時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商業周刊
福布斯亞洲
華盛頓郵報
山莊
BBC新聞
路透社
2014年CUSEF晚宴的與會者名單。
CUSEF宣傳冊中的圖片揭示了記者參觀的實體。
2011年至2013年間,圖片顯示記者參觀了華為–壹家被美國政府貼上 “國家安全威脅 “和軍事合作者標簽的電信公司–以及中國的軍事基地。
2014年CUSEF宣傳手冊。
2012 CUSEF手冊。
結果。
在持續不斷的施壓運動之後,中美交流基金會在企業媒體上躲過了重大的批評。只有在更廣泛的關於中共對美國大學校園的影響行動的文章中有幾處提到。
新聞機構的這種行為意味著利益沖突,或者更糟的是:名義上的新聞機構已經被收買。
即使CUSEF受到批評,比如《華盛頓郵報》的文章 “中共的觸角伸進了美國校園“,CUSEF的執行董事黃艾倫也可以做出反駁:這是連政治右翼的美國人都無法從《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獲得的。
另壹家參與CUSEF新聞之旅的媒體Vox在壹篇關於川普總統和朝鮮的文章前指出,作者Yochi Dreazen “是在中美交流基金會(CUSEF)贊助的中國之行中寫的這篇文章”。
該文作者是在中美交流基金會(CUSEF)贊助的中國之行中寫的這篇文章,中美交流基金會是壹個總部設在香港的私人資助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 “促進中美兩國的政策制定者、商界領袖、學者、智囊團、文化人士和教育工作者之間進行開放和建設性的交流“。Vox.com的報道壹如既往地獨立。
這篇文章引用了中共官員的話,似乎在“反芻”黨的路線,指出 “北京大獲全勝”。
正如《外交政策》雜誌指出的那樣,值得稱道的是,CUSEF幾乎不是壹個私人資助的非營利組織,而是 “壹個由中共國政府高級官員資助的註冊外國代理人,與龐大的中共處理海外影響力行動的機器關系密切”。
原文鏈接:娜塔莉·溫特斯(Natalie Winters)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9日
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