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ZeroHedge》| 作者:TYLER DURDEN | 發佈時間:2021年4月15日
翻譯:鄉間小路 | 簡評/校對:Beicy-數學老師| 審核:萬人往| Page:我是球大哥
簡評:
本新聞報導了上週四中共國股市下跌,表面緣由是中共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向金融體系注入了1500億元人民幣(230億美元),這一數字略低於四月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引起滬深300指數迅速作出反應下跌。實際上,中共“擀麵杖子”經濟脆弱,2020年年底中共國的債務與GDP比率飆升至創紀錄的279%。加上地方政府大量債務,股市早已經驚慌驚恐,崩盤是早晚的事。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是中共國最大的不良債務管理公司之一,中共國有企業。原掌門人賴小民作為中共內鬥的棄子,在2021年1月29日上午於天津被執行死刑,其股票停牌,美元債遭市場拋售。但本文以為華融崩潰是央行流動性收緊所致,卻是七哥所說的對待CCP“too high, too naive”。CCP在美上市企業都是中共絞肉機上的吸血管,CCP不死,股市吸血不會停。
原文翻譯:
中共國股市下滑,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的現金注入再次令交易者失望
中共國信貸脈衝(指數)持續走低——我們在最近幾週在這裡已經廣泛地討論過,這讓最近的信貸脈衝數據和市場表現看起來都不讓人滿意。
中共國股市週四下跌,此前央行強調要通過增加足夠的現金來維持中期流動性進而控制槓桿率和實現政策正常化。
週四,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向金融體系注入了1500億元人民幣(230億美元)。儘管本月流動性將收緊,這一數字略低於四月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4月25號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有1000億元人民幣,即將到期的定向借貸為561億元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在第一季度撤回了一個淨值405億元的一年期專項基金,因為政策制定者要應對槓桿率的累積上升和在疫情期間支撐經濟復甦這樣的雙重挑戰。市場不斷收緊資金,主要股市指標從十多年來的最高點回落,而基準貨幣市場利率在二月份躍升至三年高位。
滬深300指數迅速作出反應,下跌了1.6%,收盤下跌0.6%,略高於其200天振盪均線。銀行股下跌,滬深300金融指數跌幅為三週以來最高。
在投資者對貨幣政策將會隨著經濟的恢復而收緊的擔憂中,滬深300指數從2月份爬升到一個13年來的高點後,到現在已經下跌15%。(上海)旭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合夥人王晨說:“中國人民銀行的操作證實了相關的消極預期。”他指出,其對市場有負面影響。
儘管貨幣市場幾乎沒有反應,但與上一次中共國金融狀況收緊不同,彭博社指出,中共國的政策制定者計劃逐步收回因疫情而出台的刺激措施,股市下跌顯示了股票交易員正在奮力適應中共國決策者的計劃:隨著銀行需要幫助企業客戶繳稅,並且預計政府債券的銷售將加速,對經濟的考驗將在未來幾週內到來。
中原證券的策略師張剛說:“市場給出的預期是,為實現疫情之後政策的正常化,央行將逐漸收緊流動性。”
新加坡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負責人湯米∙謝(Tommy Xie)說:“中國人民銀行充分意識到四月份的納稅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對國內流動性的影響。”
他補充說,中共當局可能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增加更多現金,並指出:“ 看來中國人民銀行正在逐步淘汰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因為他們更多地依賴再貸款和再貼現來支持較小公司的需求,中期借貸便利(MLF)的結轉實際上更高。”
很明顯,中國人民銀行在周四的立場表明它並未考慮近期的信貸壓力可能會蔓延開來。這種信貸壓力吞噬了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它是中共國最大的不良債務管理公司之一。
這很怪異因為中共國的政策制定者一直以來對槓桿率的快速增加都很謹慎。在較低的借貸成本刺激了房地產價格飆升之後,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指導貨幣利率上揚,將10年期基準收益率推高至三年來的高位。中共政府表示,其目標是使宏觀槓桿率在2021年“ 基本穩定”,在採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以遏制新冠病毒影響後,去年年底中共國的債務與GDP比率飆升至創紀錄的279%。
澳新銀行集團(ANZ)駐上海的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說,央行週四的運作“令債券市場有些失望,融資成本將上升。” 他說,隨著納稅季節從本月晚些時候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通過為期7天的反向回購協議增加更多現金,以填補流動性缺口。
也就是說,正如彭博社所指出的,銀行並沒有遭受嚴重的現金短缺困擾。7天回購利率接近去年的平均水平,而10年期主權債券收益率接近兩個多月來的最低水平。在彭博社調查的分析師中,有兩位曾預計中國人民銀行會持中立立場,而第三位則預計人民幣注入總額在1500億元至2000億元。
新加坡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湯米∙謝說,中國人民銀行似乎正在淘汰定向貸款,轉而將重點放在其它的政策性工具上來扶持小企業。
編輯:【英國倫敦喜莊園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平台不承擔任何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