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文燕
编撰:文燕
审稿:卡西欧
上传:彩虹(Rainbow)
香港政府在1月29日突然宣布,为了杜绝炸弹案与电话骗案等罪行,将推行手机电话卡实名制,咨询期只有1个月。执法部门在迫切情况下无手令,可要求电讯商提供客户个人资料。有专家质疑政府急于推行限制匿名权的举措目的是要全面监控市民。联合国人权报告中曾提出要保障「匿名权」(right to stay anonymous),认为匿名权也是人权的一部份,很多国家也没有实施电话卡实名制。

邱腾华:做法只是为了杜绝炸弹案与电话骗案等罪行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声称,今次做法对绝大部份人「绝对无影响」。港府在1月29日公布实施电话卡实名制的计划之后,只有1个月的咨询期,少于通常的3个月咨询期。在记者会上,邱腾华拒绝承诺不会要求人脸识别,只是表示没有计划索取更多登记资料。
数据科学家黄浩华:港府「一步一步跟紧大陆步伐」
在今年1月以来,香港资讯自由不断收紧。当局先是引用【港版国安法】封锁网站〈香港编年史〉,又收紧域名注册规定。
资讯科技界选委、数据科学家黄浩华向【大纪元】表示,政府的做法损害市民的私隐,对杜绝犯罪则作用不大。他担心政府急于推行限制匿名权的举措是向大陆看齐,并且将继续推行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收窄网上行为。
而对于骗徒或炸弹袭击者,如果他们使用境外电话卡犯案,或者使用虚拟电话卡(Virtual Sim)或网络电话(VoIP)技术,都可以回避实名登记。 「你禁止了太空卡,有其它途径做他们想做的事。」黄浩华担心,如果政府要继续堵塞这些匿名通讯的漏洞,下一步可能要禁止使用虚拟电话卡(Virtual Sim)或网络电话(VoIP)技术。
在中国大陆,中共当局自2010年起即推出手机实名制,到2019年,又实施办理电话上网需人脸识别措施。黄浩华担心,港府正「一步一步跟紧大陆的步伐」。
联合国人权报告: 「匿名权」 也是人权的一部份
对于政府以一百多个国家都实行电话卡实名制为借口,黄浩华表示,政府没有讲另外一方面的意见。他指,联合国人权报告中曾提出要保障「匿名权」(right to stay anonymous),认为匿名权也是人权的一部份,很多国家也没有实施电话卡实名制。
黄浩华则指出,市民有隐匿身份的正当需求,不应该被无端剥夺。例如传媒记者可能因为采访对象敏感而使用「太空卡」(无用身份信息登记的SIM卡),保持隐密性。

点评:
手机实名制是一种手机管理模式,有的国家实施手机实名制或者有限度的实名制,也有许多国家允许手机匿名。有的网站或是网路服务,在建立帐号时必须使用手机简讯认证。因此在采取手机门号实名制的国家,会导致原本匿名的网路帐号与手机门号做连结。因此,当警方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从网路帐号到手机门号,向电信业者调阅个人资料。
在前年反修例运动中,不少示威者也有购买不记名的电话卡作沟通,防止当局监控。外界认为,今次举措是反修例运动后当局又一打压示威活动的举措。
民主党对措施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政府此举「令人怀疑是企图全面监控市民,特别是市民的网上活动」,加上执法机关可在紧急情况下绕过法庭向电讯商索取资料,此举「增加了政府滥权的风险,市民私隐完全不受保障」。
实际上,保安和监控很多时候是一线之差,最后是取决于市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林郑政府在信任度极低时推出这项计划,令社会产生许多担忧和猜疑。部分市民更认为,林郑政府是透过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匆匆忙忙通过法令,把750万香港人的隐私献给中央做大礼,为她连任特首加分!
以上观点仅代表者本人